描述疾病的電影,往往都會讓人看得痛哭流涕,也因人們本質的同理心,總是容易感觸良多的,但在Still Alice裡,反而沒那麼多的揪心劇情,而顯得發病的過程都很輕描淡寫,是阿~生病本來就只會帶給生活最直接的無助感,而那一部分其實是很枯燥無味的;Julianne Moore 因為這電影而獲得影展影后大滿貫,對精靈般氣質的她來說,實在是小菜一碟! 充其量只能說,她把身為病人最重視的自尊感,用成熟的演技表達的很恰當。
高知識分子所罹患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,會惡化的很快,是因為會更加地努力不讓自己失去記憶,最深刻的畫面是在跑步的喘息間,迷失了方向,那種茫然的意識狀態混雜著生理症狀的表現,很容易就讓人感受到!但也很有意思的是沒帶 i phone這個動作,進而鋪陳了發病後期,都需要仰賴Apple系列產品來幫助記憶,讓我覺得有趣! 大概智慧人生實在影響了現代人太多....
電影有一段她以阿茲海默症患者身分演講時,引用了Elizabeth Bishop的詩作 < One Art >作為 開場白:
「 The art of losing isn’t hard to master
so many things seem filled with the intent
to be lost that their loss is no disaster
失去的藝術並不難駕馭
有太多事情似乎註定要失去
而失去了它們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災難 」
so many things seem filled with the intent
to be lost that their loss is no disaster
失去的藝術並不難駕馭
有太多事情似乎註定要失去
而失去了它們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災難 」
為失憶這件事,做了一個既美麗又很文學的註解。而戲終人散,看完電影之後,才曉得製片兼導演之一的Richard Glatzer本身就是個疾病患者(ALS,俗稱的漸凍人),在把女主角推向了奧斯卡影后之後,不久就不敵病魔而辭世,似乎正呼應了電影當中所想表達的"因為生病而失去的不代表失去一切,而是看你怎麼從疾病中,從新獲得自己。"